狗狗皮膚病怎麼辦?獸醫師提醒要小心異位性皮膚炎

對很多人來說,皮膚病是個揮之不去的麻煩困擾,雖然不太會造成生命上的威脅,可是平常的癢與痛卻持續不斷,那麼你知道貓咪狗狗也是會得皮膚病的嗎?不要看貓咪狗狗平常皮膚都被長長的毛髮所保護著,但有可能在我們掀開牠們的毛髮後,毛髮下面的皮膚卻正在發炎喔!接下來就由獸醫師Emily,來帶大家了解狗狗的皮膚大敵:「異位性皮膚炎」吧!
狗狗皮膚病的症狀有哪些?
- 皮膚發癢,不斷抓舔、磨蹭與甩頭
- 局部禿毛、掉屑
- 皮膚發紅與腫脹
- 局部皮膚敏感、疼痛
- 毛髮或是皮膚變得油膩、濕潤
- 出現皮疹、水泡、膿包或凸起
狗狗的常見皮膚病:異位性皮膚炎
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貓、狗與人都有機會獲得的皮膚病,在現代許多人有過敏情況的社會中,尤其常見。
異位性皮膚炎最讓人頭痛的地方,可以說就是源自於慢性且難以根除的特點:過敏原。治療的過程需持續有毅力,有時還要配合藥物的使用,跟生活習慣的改善,否則就很有可能不停復發、無法痊癒。
人類的異位性皮膚炎多半會出現在關節,或是容易出汗與分泌油脂的位置,而貓狗因為平時身體多處有毛髮遮蓋,加上跑跳頻繁、不好觀察,所以有時候如果不細心尋找,很容易會錯過貓狗皮膚病早期發病的蹤跡。
狗狗異位性皮膚炎最常發生在以下位置:
- 大腿內側、肛門與生殖器四周
- 四肢末端或是腳掌
- 尾巴根部或是尾部
- 常常貼近地面的腹部
- 眼睛、嘴巴、耳朵等五官四周
如何確定是異位性皮膚炎?
狗狗們的皮膚疾病,可不只是只有異位性皮膚炎而已,包含細菌、寄生蟲與真菌感染(黴菌感染)的各種可能性,獸醫師們都會在檢查時,一一去確認與排除,這樣子才能找到正確的治療策略,與日後身體調理、皮膚養護的方針。
造成狗狗皮膚搔癢的可能原因,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,分別是過敏與感染。過敏又可以繼續往下細分,再分成食物過敏、跳蚤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三種情況,只要狗狗在生活中接觸到任何的過敏原,狗狗就有可能出現前面所提到的皮膚病常見症狀。
除了過敏之外,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,就是狗狗身上發生了感染的問題,可能是黴菌感染,也可能是感染了寄生蟲,這時候醫師就會建議你使用驅蟲藥;因感染而發生的狗狗皮膚病問題,其實比起過敏反而算好處理,這是因為醫師只要治好感染,並讓飼主做好後續預防即可,但如果是過敏造成的皮膚搔癢,我們需要大費周章的去一一確認過敏原,再試著去清除、遠離它,有時候如果過敏原是灰塵、花粉等很難消除的東西,就只能透過別的方式來做後續預防,像是幫狗狗建立更強力的皮膚保護屏障等等。
如果狗狗從小皮膚就很常有出現搔癢的情況,尤其是在特定環境、季節的時候,那飼主就需要特別去留意狗狗過敏的可能性;如果想要直接確認狗狗是否真的有過敏問題,可以帶去動物醫院去做相關檢查與測試,就可以很快知道答案了。
狗狗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
異位性皮膚炎簡單來說,可以說是由過敏所引起的一種皮膚疾病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因子,就是環境中的過敏原,例如:灰塵、塵蟎、花粉與等等,以上是生活中最常見的3種過敏因子;而很多人也會感覺到當季節到了、皮膚似乎就開始癢了起來,其實理由也是源自於此。
在台灣的春天時,花粉會漫天飛舞,夏天時又會潮濕悶熱,一不小心在寵物的窩裡,就生長出了許多的塵蟎,這些不管對狗還是對人而言,都是導致非常多人起過敏反應的過敏因子。
而當然這也跟寵物的體質很有關係,可以想成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的狗狗肌膚,就像我們人類的敏弱肌,需要特別花心力保養皮膚屏障,才不至於因為過敏、發癢、搔抓,造成二次性的細菌或黴菌感染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高復發率
異位性皮膚炎恐怖的不只是症狀,嚴重的狗狗甚至可能因為搔癢,到半夜都無法好好睡覺,即便到了公園散步,也無法專心玩耍,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真的是太癢了,常常使人或狗不自覺的一直抓、抓、抓!
若想要將它根除,其實也有不小的難度在,因為過敏原於生活中無所不在,很容易反覆的發生過敏;除了症狀的治療外,還要對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進行調整,這點不要說是對於人類來說很困難了,對動物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,若是在治療中或是治療後,飼主們對於飲食與環境的把關不到位,就有可能讓自己的寶貝們,未來不是正處於發作中,就是身在即將發作的路上。
狗狗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?
要治療異位性皮膚炎,可以使用內服藥物、外用藥品與藥用沐浴乳,三者互相搭配與適當的使用,能有機會達到抑制症狀、治癒皮膚的效果。
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治療方式:
- 過往比較常使用的內服藥是抗組織胺、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(如 Cyclavance止癢靈,學名Ciclosporin)等藥物。
- 近幾年的內服藥,則開始使用 JAK 抑制劑(如Apoquel安癢快 口服藥物,學名 Oclacitinib)或是單株抗體(如Cytopoint安逸膚 針劑)。
- 外用藥品常用的則是類固醇噴劑(如Cortavance酷斥癢)。
三者沒有絕對的優劣關係,只能根據狗狗的狀況選擇比較合適的藥物;在開藥的選擇時,獸醫師會取決於動物的狀況做決定。
至於藥用沐浴乳、洗毛精的選擇,也會建議讓治療的獸醫師來進行推薦或是給予,而飼主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的沐浴乳,它們的成分與強調的主要功能也不一樣,有的沐浴乳含有抗細菌與抗真菌的藥物,須由獸醫師開立;有的則是加強保濕或是軟化角質的功能,也有些是具有加強皮膚保護力的功效,在這之中不同的沐浴乳效果都非常不一樣,建議在使用前要十足了解它們的主打機能,才能選擇符合毛孩需求的最好沐浴乳。
特定品種的狗狗是異位性皮膚炎高危險群
研究顯示,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具有遺傳性;並且數據同時表明,特定品種的狗狗會比起其他血統的狗狗,有更高的患病機率。以狗狗來說,以下這些品種的狗狗,需要特別小心:西高地白梗、鬥牛犬、法鬥、拉布拉多、黃金獵犬、西施犬、米格魯、雪納瑞、德國狼犬、巴哥、哈士奇、柴犬、馬爾濟斯、德國牧羊犬。
狗狗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?
- 遠離生活環境中的過敏原
- 幫助狗狗攝取正確與需補充的營養(例如:不飽和脂肪酸)
- 環境保持乾淨與乾燥(消毒、除濕與日常打掃)
- 定期使用驅蟲、除蚤藥
- 適度的幫貓狗進行清潔
- 觀察是否有症狀再出現
狗狗異位性皮膚炎洗澡沐浴乳挑選的訣竅
藥用沐浴乳的部分會由獸醫師來給予,這邊說的是日常養護用的沐浴乳。
我會推薦選擇成分盡量單純的沐浴乳,這種沐浴乳可能不會太香、太多泡沫,但是成分單一、能確保不會對狗狗的肌膚造成傷害,只有最單純的洗潔力,比較不容易再次引發過敏的問題。
所以若是要符合上述的條件,我會建議選擇 Ceva的Douxo Calm 與 Virbac的Allermyl 這兩款沐浴乳,對於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的貓咪狗狗們,牠們的癒後照護才會有比較良好、長期且持續的效果。
注意!狗狗不可以太常洗澡
洗澡會帶給我們一種乾淨、舒適的印象,還能幫助我們擺脫許多骯髒的塵土、病菌等附著物,但是我們需要知道一件事,那就是不管是我們還是貓咪狗狗,都並非越常洗澡越好喔。
不管是人類還是貓狗,太常洗澡都容易過度清潔,破壞皮膚屏障對於身體的保護功能,影響到皮膚的保濕與細菌的抵禦,毛髮也容易相對變得粗糙,反倒更容易導致各種皮膚病找上門;但這也不是說貓咪狗狗都不用洗澡,適度的洗澡是有益於維持身體潔淨與健康的,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在皮膚狀況穩定後,夏天以一週一次、冬天以一週兩次的頻率來洗澡;後續再視皮膚狀況,斟酌要把洗澡的頻率往上加或往下降。
心理壓力也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或惡化因素
一般人可能對異位性皮膚炎的印象,往往僅停留在「皮膚脆弱、潮濕流汗或接觸到過敏原」所引發的肌膚問題,雖然這些因素確實會造成皮膚發炎,然而「情緒與心理壓力」因為同樣有可能干擾身體的免疫調控,所以在具有基因易感性的個體(包括人類與犬貓)身上,也是有機率加劇或誘發異位性皮膚炎。
當動物處於長期焦慮或壓力狀態時,下視丘-垂體-腎上腺軸(HPA axis)的激素分泌以及免疫細胞的平衡可能受到干擾,進而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功能失調,增加感染風險或過敏反應的程度。在臨床上,我們會建議飼主盡量提供犬貓穩定且舒適的生活環境,避免過度壓力並改善飼養管理,這些作法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過敏或發炎,但對於預防皮膚炎的再次爆發確有一定的幫助。
畢竟異位性皮膚炎有多重成因與複雜機制,除了必要的醫藥介入(如抗炎、保濕、抗過敏等),排除致敏物質、提供良好的護理及減少心理壓力,都是維持犬貓皮膚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關注貓咪狗狗皮膚健康,你可以考慮給牠們吃魚油
如果想改善毛孩的皮膚及毛髮狀況,可以考慮在寵物的日常飲食中添加魚油。魚油含有貓狗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(例如 Omega-3 與 Omega-6),這些營養素對維持皮膚屏障功能與毛髮健康十分重要。不論是以滴劑、膠囊或混合進飼料中的形式,只要選用適合貓狗配方的魚油,並依照建議用量給貓狗服用,都能帶來保健效果;雖然透過一般飲食或攝取魚類也能獲得部分脂肪酸,但直接餵食經過配比調製的魚油,往往更省事且能確保營養均衡。
不過在開始餵食魚油前,也建議可以先跟熟悉你家寶貝的獸醫師討論,以確定品牌與劑量皆符合寵物的體重與健康需求;只要搭配均衡的飼養管理與定期健康檢查,再給貓咪和狗狗攝入適量的魚油,就能為牠們的皮膚與毛髮保養,帶來許多肉眼可見的明顯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