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換毛掉毛讓你很困擾?獸醫告訴你關於狗狗換毛的小知識

你是否也曾經為了家裡的毛孩掉毛而困擾過呢?對很多家裡有養狗狗的飼主來說,狗狗們的掉毛永遠是一個無法解決卻不停發生的問題,尤其是特定品種的狗狗掉毛量更是驚人,每年一到換毛季的時候,家裡就隨處可見散落的狗狗毛髮,那麼為什麼狗狗需要換毛呢?遇到換毛季時我們又該怎麼做呢?接下來就由我 獸醫師 Emily來告訴你狗狗換毛的小知識吧!
狗狗的換毛行為是一個複雜的生物學過程,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品種、年齡、環境和健康狀況,以下我們將會一一介紹!
狗狗何時換毛?狗狗換毛季在什麼時候?
狗狗因為毛髮比人類厚重很多,所以平時就會散落比人類更多的毛髮,尤其是在兩種換毛的時期:成長期跟換毛季。
1. 成長期
一般的狗狗剛出生的時候,身上就會自帶一些些許的毛髮,這些毛髮也可以說是胎毛,隨著狗狗的成長會逐漸脫落,大約會在狗狗四個月大時慢慢掉下,並開始長出真正的毛髮,這種換毛可以說是幼犬成長的證明。
2.換毛季
換毛季則是指每年季節更替、溫度變化較大的時候,不論是變冷或是變暖都會掉毛,發生時間大約在每年春天與秋天,4月春天氣溫即將變暖 跟 10月天氣即將變冷的時候。
為什麼狗狗需要換毛?
狗狗的皮毛能幫狗狗更好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氣溫,冬天時是厚重保暖的粗絨毛,夏天時則換成輕薄細短的小絨毛,這些絨毛就像我們人類的衣服一樣,保護著自己的身體健康,只不過狗狗的身體會根據自己的身體感覺來進行調整。
狗狗換毛是狗狗根據氣溫判斷的嗎?
雖然狗狗換毛是為了因應氣溫變化,但是狗狗的身體卻不是透過氣溫感受,來決定是否換毛的喔!
研究顯示,決定狗狗換毛的調節因素是「光周期」,也就是每天的日照時間長短。狗狗的眼睛能感知光線變化,並將這些信息傳遞到大腦的松果體,從而調節褪黑激素的分泌,進而影響毛髮的生長周期;但如果狗狗很少出門、總是待在室內,情況就不一樣了。因為室內有人造燈光、空調、暖氣這些人工東西,狗狗接收到的光線和溫度跟大自然不一樣,他們的換毛周期就會被搞亂。最後的結果就是牠們可能一年四季都在慢慢掉毛,而不是集中在特定的某個時間點。
狗狗掉毛正常嗎?過度掉毛需要檢查是否生病
雖然狗狗因為毛髮多,所以會掉下比起人類更多的毛髮,但是並不是說狗狗掉毛就全都是正常現象,除了因為季節變化與生長因素的換毛外,以下情況也會導致掉毛,我們也會需要注意其中是否有包含因生病而掉毛的情況存在。
- 母狗生產後:
雖然並不是會發生在每隻狗狗身上,但是母狗生產完後多半身體虛弱、營養流失,除了明顯掉毛外,還可能伴隨體重減輕的現象,這時候我們只要讓狗狗適當的補充營養、給予時間休養,掉毛情況通常能逐漸緩解。
- 狗狗變老後:
高齡的狗狗身體代謝變差,營養吸收速度也變慢,身體的營養補充速度比不上流失的速度,長此以往就容易毛質變差或掉毛變多;而補充營養(如Omega-3脂肪酸)可改善毛質,但老化相關的掉毛無法根治,只能微小幅度上的減緩。
- 皮膚疾病:
皮膚疾病是一個常見的狗狗病理性掉毛的原因,包含像是寄生蟲與皮膚炎等等都算在內,另外常常也同時伴隨有皮膚出油與搔癢等等的其他症狀。遇到狗狗因皮膚疾病而脫毛時,建議要趕快帶狗狗就醫,避免從局部性的問題擴散成狗狗全身的問題。
- 接觸過敏原:
狗狗可能因環境中的粉塵,或是食物中的過敏原,又或者是洗澡時接觸到的洗毛精,都有可能成為導致狗狗出現過敏反應的過敏原,而出現過敏反應之後,狗狗會出現皮膚搔癢、腫痛的感覺,隨著不斷的抓蹭,毛髮可能因此會不停地脫落。
- 情緒壓力:
狗狗跟人一樣,會因為情緒壓力而影響到身體健康,就像人有因為心理壓力而禿頭的「鬼剃頭」(圓形禿),狗狗也會因為心理壓力而加劇掉毛;不過也有時是因為心理壓力,造成狗狗不停地舔毛,間接的也還是會造成過度掉毛的問題。
- 賀爾蒙失調:
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因素,賀爾蒙失調(如 甲狀腺功能低下 或 腎上腺異常)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脫毛(經常是對稱、全身性的脫毛)。這類問題需經獸醫診斷並治療,且通常是長期過程,治療需經藥物管理,治療的效率與成果因個體而異,可能會是一段漫長辛苦的路程。
- 營養攝取不足:
毛髮健康能反映出狗狗的整體健康狀況,若缺乏足夠營養(如缺乏 Omega脂肪酸 或 維生素E ),狗狗就可能出現異常脫毛和毛髮枯燥。除了補充營養品外,我們還需要找出營養不良的根本原因,避免忽略其他潛在健康問題( 如腸胃吸收問題等等 )。
不同品種的狗狗掉毛量也不一樣
不同品種的狗狗掉毛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,並不是每種狗狗時間到了都會瘋狂掉毛。
雖然我們現在可以在一個城市裡面,看到很多各種來自不同地區的品種狗,但是這些狗原本生活的地方與氣候都各不相同,所以毛皮的厚重程度與掉毛反應也不一樣,有的狗狗換毛的時期會特別明顯,也有的狗狗雖然沒有明顯的換毛期,可是一年四季都掉毛掉不停,以下就各自列舉出幾種典型也比較有名的品種狗狗給大家。
換毛期較明顯(又被稱為固定換毛、季節性換毛)的狗狗:
柴犬、哈士奇、黃金獵犬、柯基、邊牧、鬆獅。
一年四季平均掉毛(又稱為隱性換毛):
馬爾濟斯、貴賓、雪納瑞、比熊、臘腸犬、西施犬、鬥牛、拉布拉多。
狗狗常常掉毛該怎麼辦?
如果家裡的狗狗常常掉毛,我們要先確定是否有病理性掉毛的情況發生,當然最直接、簡單的做法,是帶狗狗到動物醫院給獸醫師做檢查,而飼主們平時則是多觀察狗狗的身體健康狀況,比如:是否有異常行為、飲食是否均衡、活力有沒有減退等等;如果真的有生病掉毛的情況發生,則是趕緊進行治療,並且在生活中進行改善。
那如果是正常情況下的狗狗掉毛,只是飼主跟家人們受不了呢?
這種時候會建議你做這三件事:
- 選擇適合的飼料或是相對應的補品。
- 多給寵物梳毛,先把廢毛梳掉對狗狗比較好,毛也比較不會到處掉。
- 選用正確、安全的洗毛精給狗狗洗澡。
其中梳毛是最麻煩卻也最立竿見影的做法,不過飼主們也可以藉著梳毛的時機,跟狗狗培養感情,如果是使用正確的梳毛方式,那狗狗不僅不會討厭,還會非常的開心,主人們也可以多試著更換幾種不同類型的梳子,看哪種梳子的效果比較好、狗狗比較喜歡。
由於狗狗的毛髮比人類厚重很多,所以如果只用人類用的梳子,效果通常會不太足夠,建議還是去購買寵物專用的廢毛梳,在使用設計上比較方便,也能比較輕鬆梳出許多狗狗身上的大量廢毛;如果長期不幫狗梳毛,狗狗身上的毛髮會堆積、打結,容易藏汙納垢,對狗狗的健康會造成顯著的危害,我們絕對要避免這種事情發生。
狗狗掉毛量可以飲食減輕,營養補充這樣做
前面我們有說到營養的攝取對掉毛量是有正面關聯性的,不充分的營養攝取容易傷害毛質、加劇掉毛現象的發生,而有些特定的營養,能幫助減輕狗狗掉毛的情況。如果飼主有需要,可以購買相關功能的補品或是飼料給狗狗嘗試看看。
哪些特定營養可以有效改善狗狗掉毛問題呢?
- Omega-3、Omega-6脂肪酸
( Omega-3:鮭魚、鮪魚、魚油、蝦蟹與貝類 )
( Omega-6:蛋、核桃、亞麻籽與奇亞子 )
- 維生素 A、維生素 E ( 例如:南瓜、番薯、甜椒 )
- 高蛋白質 ( 例如:各式肉類 )
不過當然給狗狗攝取原型食物很好,可是有時候因為烹調食物比較繁瑣,加上我們自己很難以正確的配比,來讓營養發揮最大的作用,所以直接購買成品的保健食品或是飼料,也會是很好的做法!
毛髮是狗狗的保護層,太常洗澡小心反而生病
可能有些人認為常常幫狗狗洗澡,狗狗就越健康、越乾淨,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。
狗狗的皮膚與毛髮需要被狗狗自己的油脂保護,常常洗澡會變成過度清潔,造成皮膚保護屏障的受損與油脂的過度分泌,這些都對狗狗的皮膚與毛髮健康並不友善;另外如果是不喜歡被洗澡的狗狗,經常的清洗容易讓他們感覺緊迫、壓力較大,也可能產生相對應的生、心理疾病。
狗狗洗澡的頻率不用太高,夏天最短約1個星期一次、冬天最短約一個月一次就好,如果狗狗不喜歡吹風機的聲音,開弱風或是購買烘毛機會是不錯的選擇。
如果希望狗狗的毛髮、皮膚健康,購買合適與安全的洗毛精非常重要,除非狗狗有生病需要購買處方洗劑(含有「藥」成分的洗劑),否則一般狗狗的洗毛精挑選時,使用天然的低化學成分洗毛精就好;如果狗狗處於換毛期前後或是皮膚敏感的時機,可以選擇添加了神經醯胺成分的洗毛精,神經醯胺能協助調節皮膚的油水平衡,加強保濕與皮膚防護力,避免過度刺激狗狗的皮膚。
狗狗需要剃毛嗎?剃毛可能造成狗狗皮膚受傷
當夏天即將來臨的時候,有些飼主會因為怕狗狗太熱或是陸續掉毛,乾脆的先幫狗狗把身上的毛剃光,這樣做是對的嗎?
其實想幫狗狗以剃毛來達到散熱的作法,是不太推薦的行為。
因為狗狗的散熱主要是靠喘氣、汗腺以及其他沒有毛髮的部位(例如:耳朵、鼻子、腳掌)來進行的,所以剃毛對散熱的幫助不僅不大,反而會破壞狗狗毛髮保護皮膚的功能,造成刺激皮膚、傷害皮膚的結果;因此如果真的想幫助狗狗散熱,可以多幫狗狗定期梳毛,或是稍微修剪毛髮的長度,如要剃毛不可以剃很短(至少留2-3公分),只要依靠狗狗自己身體的換毛機制,毛髮就不太會成為讓狗狗無法散熱的原因。
幫狗狗過度剃毛會造成的問題
- 毛髮無法遮蓋皮膚,讓皮膚受到紫外線的直接照射
- 讓皮膚直接受到外界刺激,容易造成過度出油、紅腫或是不適
- 讓皮膚更容易直接接觸到過敏原與寄生蟲,直接傷害皮膚的健康
狗狗掉毛免不了,常常梳毛清潔是唯一解
掉毛真的是很多狗爸媽很頭痛的問題,尤其是如果家裡有過敏兒的話更是如此,各種惱人的過敏症狀會不停輪流來襲,雖然我們可以透過飲食來減少狗狗的日常掉毛量,可這麼做並不能完全消除問題;如果真的想將狗狗掉毛的影響縮減至最輕,那我們可以更勤勞的幫狗狗梳理毛髮,順便培養跟狗狗的感情,只要提前將廢毛集中、清理,並且提高生活環境清掃的頻率,如此才能將環境維持在一個相對乾淨的狀態,也能比較好的減少環境中的過敏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