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貓飼養全攻略|獸醫 Emily 解答新手養貓從飲食、健康檢查到行為訓練


撿到或領養幼貓,坐在獸醫院候診區的你,是否正滿心焦慮?「要不要先餵牛奶?」、「幼貓可以洗澡嗎?」、「是不是要馬上打預防針?」這些問題在腦中一股腦冒出。
這篇文章,結合獸醫 Emily 超過 6 年在臨床、品牌顧問與講師現場累積的實務經驗,以及與數百位飼主交流的觀察與反思,整理的幼貓飼養全攻略。
不論你是下過雨後,夜晚的街頭撿到奶貓、分隔島上聽到幼貓充滿生命力的叫聲,還是準備迎接三個月大的小貓,從飲食、健康檢查到行為訓練,都能找到明確的方向,讓你陪伴幼貓健康長大。
獸醫 Emily 的話:遇到幼貓,第一步是安置與安全
幼貓很可愛,但牠的生命極為脆弱。當你抱著一隻剛撿到的小貓坐在獸醫院裡時,先深呼吸,幼貓的照顧需要投入極大的心力,先穩住當下,後續的飲食、疫苗、貓咪社會化,才能一一展開。

撿到幼貓了!候診前 15 分鐘急救 SOP
- 快速評估
- 是否有母貓/同窩:若現場仍可尋得母貓,應評估整窩帶醫或協調中途,不要好意拆散。
- 體溫:正常貓咪的體溫,是比人類高的,如果你感覺他的腳掌/耳朵冰冷,或是疑似低溫,記得先讓幼貓保暖再談餵食。可以簡單地用衣服、毯子包裹。
- 脫水:皮膚回彈慢、牙齦黏稠、眼匡凹陷。皮膚回彈或許比較難觀察,但你可以透過摸摸貓咪的鼻頭、牙齦,看看是否濕潤,確認眼框是否凹陷,來確認貓咪是不是有脫水的可能,如果黏膜乾燥、眼匡凹陷的話,就可能處在脫水狀態。
- 跳蚤:除蚤與驅蟲藥的物劑型、劑量與選擇,建議與獸醫師討論、並須依體重跟年齡判斷。
- 保暖與安置
- 乾毛巾包覆+提籃/紙箱固定
- 避免吹風機直吹、避免淋浴或濕擦(失溫風險高)。
- 室內幼貓適合溫度:約 26–28°C,避免直吹冷氣
- 先不要做
- 不要先餵牛奶與不明來路的食物。
- 不要馬上洗澡(最常見的失溫原因)。
- 不要強逼飲水(嗆到、吸入性肺炎風險)。
- 跟獸醫說明的資訊
- 發現地資訊、幼貓照片/體型紀錄。
- 若有暫時餵食,記錄時間與量,讓醫師評估低血糖/低體溫風險。
【免費上課】新手17分鐘看懂貓咪健檢報告

【免費課程】只要17分鐘就能快速更理解健檢報告內容,不再被紅字嚇到、看懂數字背後的義。
✅ 健檢的必要性&不同年齡的重點風險!幫助你精準評估,避免花冤枉錢
✅ 貓咪腎病早期指標該怎麼看!幫助你提早發現,讓貓咪多陪伴你3-5年
✅ 看似「正常值」,卻可能藏有風險!幫助你看見趨勢,更容易與獸醫師溝通
讓我們一起學會「看懂」健檢,而不是「做了」健檢。 為他多一點了解,就是守護他多一點的開始。 愛他,更要懂他🧡
立即學習17分鐘免費教學:給愛貓的你,一堂看懂健檢的免費課
幼貓年齡判斷 × 餵養對照(0–12 週一看就懂)
為什麼知道幼貓的年齡很重要?因為年齡決定了幼貓吃什麼、一天吃幾餐、是否需要人工刺激排泄、生活空間安排與照顧重點。
週數 | 特徵 | 餵養 | 上廁所 | 照顧重點 |
0–2 週 (純奶期) | 眼未全開、耳朵貼頭、站不穩 | 喝貓媽媽的奶、或幼貓專用奶,2–3 小時少量多餐 | 需人工刺激排尿排便 | 溫暖、安靜、避風 |
2–4 週 (過渡期) | 眼張、嘗試站立;走路搖搖晃晃 | 準備開始離乳(試著減少母乳,少量嘗試幼貓飼料/濕食) | 仍需刺激,但頻率可逐步下降 | |
4–8 週 (離乳期) | 走動多、好奇心強;明顯變愛玩 | 幼貓罐頭/濕食或幼貓飼料泡軟 | 多數幼貓開始會用貓砂,但需引導 | |
8–12 週 (穩定期) | 活動力旺、開始建立作息。 | 幼貓飼料/完整營養濕食為主,三個月幼貓食量依體重調整 | 幼貓疫苗時程啟動、外寄生驅除依體重劑型進行。 |
幼貓可以吃什麼?從奶粉到主食的「三階段餵養」
- 母乳/奶粉階段(0–4 週)
- 母乳或「貓用奶粉」(符合幼貓需求的蛋白/脂肪/碳水比例),依說明溫度沖泡。
- 餵奶姿勢:俯臥/趴姿,避免仰頭嗆到。奶嘴或無針針筒皆可。
- 餵後拍嗝、清理口鼻;器具每次清洗消毒。
- 離乳階段(3–8 週)
- 從奶泥→奶+濕食糊→幼貓罐頭或幼貓飼料泡軟過渡。
- 幼貓罐/幼貓罐頭推薦原則:標示幼貓/全齡、符合AAFCO或FEDIAF 完整營養;成分以動物性蛋白為主。
- 幼貓主食階段(8–12 週)
- 穩定過渡到幼貓飼料或完整營養濕食。
- 幼貓飼料推薦重點:蛋白質含量、鈉/礦物比例、品牌透明度、適口性。

【付費進階課】都市養貓全攻略:疾病預防X身心減壓指南
幼貓健康檢查、驅蟲、疫苗與日常照顧
- 常見初診項目
- 全身理學檢查:體溫、體重、心肺、皮膚毛髮、口腔牙齒、BCS&MCS
- 糞便與寄生蟲檢查:確定無腸道寄生蟲
- 必要影像檢查:X 光或超音波(視臨床狀況決定)
- 疫苗/預防針
- 6–8 週:第一劑幼貓三合一
- 間隔 3–4 週:第二劑,連續施打到16週大(通常共3劑)
- 狂犬病疫苗:依地方法規與院所評估安排
【延伸閱讀】貓咪疫苗不打可以嗎?獸醫告訴你貓咪疫苗的種類與功能
- 幼貓若有以下狀況,需立刻回診:
- 幼貓呼吸肚子起伏快、呼吸費力或張口喘
- 幼貓後腿無力、步態異常
- 幼貓拉肚子或幼貓軟便持續超過 24–48 小時,尤其合併脫水/血便、食慾變差
- 幼貓眼睛分泌物黏稠、結膜紅腫(上呼吸道感染常見)
- 幼貓突然一直喝水,精神變差、發燒、食慾下降或嘔吐
教幼貓用貓砂:三步驟搞定,也解決「幼貓亂尿尿」的問題
多數幼貓 4–8 週開始會用,但仍需引導與維持環境友善。
貓砂盆配置
- 位置:安靜、不被打擾。
- 數量:家中貓數 + 1;貓砂厚度至少 5 公分、每日鏟、每週全換。
- 貓砂種類:幼貓期以無香精、無添加的貓砂為佳。
三步驟引導
- 導覽:用餐與睡醒後,抱去盆內,讓牠踩砂、聞味道。
- 氣味連結:將幼貓少量尿塊/便便留在新盆,建立地標;或把舊尿布墊角角放入盆。
- 正向回饋:成功如廁立即稱讚或少量零食獎勵。
幼貓亂尿常見的可能原因(判斷路徑)
- 是否是身體狀況出問題?可能原因如:泌尿道感染、腸胃不適、寄生蟲引發不舒服。
- 是否行為或環境安排不恰當?貓砂盆放置位置不恰當、貓砂盆不乾淨、環境壓力(如:陌生氣味、噪音)
幼貓要關籠嗎?什麼時候需要關籠、什麼時候該放?
剛救援的奶貓或身體狀況不明的幼貓,短期關籠有其必要性,以下狀況可考慮使用籠子暫時安置,但不應以長期關龍為主要飼養方式:
- 什麼情況需要短期籠養?
- 醫療需求: 幼貓感染黴菌、跳蚤、腸胃炎或接受治療時,為了避免傳染給其他動物及方便觀察病情,需要短暫關籠。
- 環境安全: 家中尚未做好幼貓防護(如電線未收、窗戶未封或有凶猛寵物同住),可暫時籠養避免意外。
- 關籠注意事項
- 健康且親人的奶貓: 0–7 天,讓幼貓適應籠內環境及與人的相處方式。期間每天放風玩耍,讓牠熟悉新家。
- 健康需觀察或有傳染病的奶貓: 1–2 週。除了讓幼貓安心,也能確保舊貓的健康。
- 多貓家庭: 建議分區隔離,幼貓先在籠內,舊貓在外嗅聞,漸進式接觸,待彼此熟悉後再將幼貓放出,同時注意舊貓是否出現壓力指標(如:躲藏、攻擊等等)。
- 籠內布置: 配備柔軟貓窩或隧道,遮蔽部分區域;足夠食物與飲用水;獨立小型貓砂盆;每天至少一次放出活動與互動,絕不以籠子長期飼養。
幼貓一直叫、一直咬人怎麼辦?
幼貓一直叫,要理他嗎?
幼貓一直叫,可以去思考是否有需求沒有被滿足,而導致貓咪一直叫,生理、環境安全、社交、自我實現的需求都需要我們去思考。
- 生理需求:每日飲食量是否足夠?食盆、水盆、貓砂盆,都乾淨&充足?
- 安全需求:休息處是否足夠讓貓咪安心?
- 社交/人貓互動:互動品質,比互動量重要,思考你跟貓的互動是否是他喜歡的方式
- 自我實現:一天陪玩3次,每次在餐前玩耍
也要注意貓咪是否可能生病,如果「一直叫」是突然出現或伴隨精神差、食慾/飲水/排尿排便改變、發燒、走路怪或聲音改變,請先就醫評估(疼痛、口鼻與口腔問題、上呼吸道感染等)。
幼貓咬人
- 4–6 月齡會換牙,口腔癢更愛咬。
- 做法:提供替代玩具,如:逗貓棒,不要用手/腳當玩具,以免養成習慣;被咬時冷處理、暫停互動 10–30 秒,讓牠學會「咬人=遊戲中止」。
幼貓剪指甲
- 頻率 1–2 週一次;從前腳開始、每次少量,剪到半透明位置前,避開血線。
- 漸進式建立習慣:摸爪→按出指甲→碰剪刀→剪 1–2 指→獎勵。
幼貓發情與結紮:時間點與原因
- 發情:多在 4–6 月齡開始;也可能更晚。
- 結紮:2-6個月可結紮,有無發情並不影響。
- 術前:基本健檢、禁食評估
- 術後:保暖、傷口觀察、限制跳躍。
更多養貓知識
幼貓飼養常見的12個問題
新手養貓免費課程
新手養貓免費課程|獸醫Emily教你一次看懂健檢報告、不再焦慮!
新手養貓教學完全指南
新手養貓教學完全指南|獸醫Emily教你從奶貓到成貓日常照顧、花費與注意事項!
小資族新手養貓必看
小資族新手養貓必看!獸醫 Emily 教你預算有限也能養得健康又安心
新手養貓自由工作者必看
新手養貓自由工作者必看!居家辦公兼顧貓咪照顧與健康,獸醫Emily 教你打造安心貓奴生活
貓咪腎臟病怎麼辦?
貓咪不愛喝水怎麼辦?
貓咪疫苗不打可以嗎?
貓咪膀胱炎的原因是什麼?
獸醫Emily打造屬於你/妳的都市養貓全攻略

《都市養貓全攻略》前導 免費體驗課是Emily系列課程中的前導單元。
如果你上完後發現:「我想懂得更多」,那麼正式課程《都市養貓全攻略》會是你下一步的好選擇。
這堂進階課將深入探討腎病之外的三大常見疾病:甲狀腺功能異常、肥厚型心肌病與老年期的健康管理。
課程中還會帶你了解健檢怎麼選擇還有飲食與壓力管理的細節。從新手到老手,從預防到陪伴,每一步都以你和貓的真實生活為中心出發。一一破解貓咪在生理、安全、社交、自我實現需求,讓你家的貓咪不只活得像寵物,而是活得想隻貓!
《都市養貓全攻略》本月首購優惠⚡️ 輸入代碼「Emily300」即可折抵 300 元!
信用卡享 3 期或6期零利率立即前往購買:https://emilyntu.com/product/cat-wellness-guide/
幼貓新手照顧常見問題
Q1:幼貓軟便正常嗎?
軟便本身就不正常,你可以思考看看是否有突然更換食物、或是其他壓力緊迫的因子,如果超過兩天、或情況沒有改善,建議到動物醫院一趟,可以的話,也帶著貓咪新鮮的便便前往。。
Q2:幼貓多久會用貓砂?
多數 4–6 週就能學會,需提供乾淨的砂盆。
Q3:幼貓突然一直喝水發燒?
可能是感染或代謝異常,務必立即就醫。
Q4:幼貓適應環境要多久?
通常 1–2 週,但怕生幼貓可能需要更久,耐心陪伴很重要。
Q5:幼貓需要保健品嗎?
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不一定需要,除非有特殊需求,由獸醫評估後再補充。
關於|獸醫 Emily

陪你一起懂毛孩的獸醫師
嗨,我是獸醫 Emily,台大獸醫系畢業。
過去 6 年,我在臨床、藥廠與營養品牌擔任獸醫、講師與顧問,累積超過 300 場講座經驗。我相信,照顧毛孩不是靠直覺,而是需要正確的知識與陪伴。透過影片、文章與課程,我希望讓你在每個照護選擇中,更有信心、更不孤單。
